第2讲:学脉的第一本书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学医的,我大学读的是国际贸易,和中医八竿子打不着。我也不是中医世家,家里没有一点点中医的遗传基因。我是到了三十多岁,忽然脑子里有根筋出了问题,想看看中医是个啥东东,于是就开始翻中医书。


第一次见到对脉的专业描述,是在一本中医的科普书《走进中医》里。唉,好像用“科普书”这个词还不大合适,因为有不少人认为中医不是科学,就连“罗辑思维”的罗胖子也说中医不科学。既然没有被公认是“科学”,当然就不好说是“科普书”了。那么该怎么说?说“玄普书”?呵呵,跑题了,这个问题就到此打住,还是接着说这本书。


看这本书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这本书里介绍了脉有二十多种,还介绍了每一种脉的特征和体现的身体状况。我当时对这部分内容很好奇,看了好多遍,所以虽然时间过去十多年了,还是能记得里面的一些内容。比如第一种脉叫“浮脉”,它的特征是按之“如木浮水”,表示病在体表。有一种脉叫弦脉,它的特征是“按如琴弦”,还有一种脉叫滑脉,特征是“按如走珠,往来流利”。我当时想,这是些什么特征啊,什么“如木浮水”,什么“按如琴弦”,我试了试自己的脉,怎么也体会不出来书上这些文学性很强的比喻是个啥样子。


虽然这书上说的看起来有些朦胧,但毕竟让咱知道一点啥是脉了。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就开始留意关于中医把脉的一些资料。留意的多了,就知道了,历史上有几本讲脉的书在中医行业中是受到普遍认可的,其中认可度很高的是《濒湖脉学》。这本书大家都很陌生,但是作者其实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时珍,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算是大V了,拥有众多粉丝。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到李时珍大家就想到《本草纲目》,提到《本草纲目》大家就想到李时珍。其实外行是在看热闹,在中医圈里,大家更推崇他的这本关于把脉的书:《濒湖脉学》,对《本草纲目》倒不是那么赞。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就像易中天因为《品三国》而名声大噪,而你让他选他自认为最好的作品,他肯定会把《费城风云》、《帝国的终结》等放在前面,而把《品三国》放在后面。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