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所谓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陈道隆:辨痰寒热,勿执黄白
    先师陈道隆(1903~1973)为沪上名医,对临床诸证每有独特见解,皆本于《内》《难》而通贯古今,不乏巧思。而咳嗽一证,所论尤多,兹略述于下:一、辨痰痰为人身津液之所化、由乎脾运乏力,聚湿而成饮,炼液...

    求道

    畅读VIP

    241

    0

  • 陈永灿:“辨证论治”首见于《证治要义》
    近日拜读张效霞先生大作《辨证论治的由来》(《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4月2日),犹如春风拂面,使笔者对“辨证论治”从古到今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近年来,笔者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求道

    畅读VIP

    261

    0

  • 姜春华:治病要能应变
    症状是病的反映,中医治病主要是根据症状。疾病有其发展的一定过程,于此过程中出现各种症状,又由于各个病人情况不同,因此反映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当症状转变时,在不少情况下是反映了疾病本身的转变。中医是按辨证...

    求道

    畅读VIP

    395

    0

  • 忌把湿证当虚治(夏度衡)
    医家叶天士曰:“且吾吴(指江苏吴县一带——金注)湿邪害人最广。”岂独吴县?岂只江浙?湖南地区,何不如此。湿邪伤人甚广的原因有江南气候潮湿,有酒客里湿素盛,有生冷甜腻伤脾。然,有时辨证不明,错将湿证当虚...

    求道

    畅读VIP

    329

    0

  • 胡翘武临床经验鳞爪(马继松、胡国珍)
    胡翘武主任医师生于1914年,安徽歙县人。少年从学于新安学派老中医汪泽民,后移居郎溪县,以医道济世,因屡起沉疴而遐迩闻名。曾任安徽省宣城地区中医学会第一副会长,79年在全国集体转全民的中医考试中被优选...

    求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333

    0

  • 陈潮祖升降七法释义—— 调中降逆法(宋兴)
    陈潮祖教授结合自己的毕生临床实践经验,把升降大法具体分为温肺降逆、清肺降逆、补肾纳气、升降三焦、调中降逆、益气升陷、升降清浊七种具体治疗方法,每法之下又详列各种方证,每方证都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

    求道

    畅读VIP

    365

    0

  • 李兴培治疗急症经验
    李兴培(1939.8-),全国名中医,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他治疗急性病症及疑难病症经验丰富。现将李兴培治疗急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气血阴阳 首当切重 李兴培尝谓,人之有生,端...

    求道

    358

    0

  • “秘阳”法的临床应用(吴荣祖)
    作为这个题目,我有八个点:1.人体阴阳平衡的最佳值——圣度。2.关于阳密(秘)的理解。3.潜阳收纳别虚实。4.君相二火“明”与“位”的关系。5.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之“秘阳”法的临床应用。6.临床疑难病...

    求道

    畅读VIP

    360

    0

  • 肖定远下法临床经验( 黄宁)
    下法是用泄下药物, 疏通消除脏腑内之毒邪, 使蕴结于脏腑内之毒邪疏通排出, 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泄热止痛、邪去毒消目的之法则。是依“六腑以通为用” “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邪在内, 先疏其内,...

    求道

    畅读VIP

    396

    0

  • 裴永清教授:论辨证论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不被西医诊断病名所拘泥    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是学好辨证论治,学以致用。辨证论治过程即是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是通过理、法、方、药四个中心环节来完成的。但是,当前中医辨...

    求道

    畅读VIP

    521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