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许浚(1546-1615),字清源,号龟岩,朝鲜京畿道阳川人。
许浚自幼勤奋努力,于朝鲜宣祖(1567-1608年在位)时考入内医院,跟随名医柳义泰学习,后以擅长内科医术成为皇室御医。宣祖二十五年(1592)壬辰倭乱[2]时,许浚以御医身份扈从王侧,因护驾有功,战后受封杨平郡,官至崇禄大夫。朝鲜宣祖二十九年(1596),许浚上奏,希望能够根据“中朝方书”编纂一部通俗易懂的医书,以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得到了宣祖的支持。宣祖命许浚与儒医郑碏、御医杨礼寿、金应铎、李命源、郑礼男等一同设编辑局,参照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来整理医书,着手编撰《东医宝鉴》。然而工作开始不久,第二次朝日战争又称丁酉之乱(1597)爆发,“值丁酉之乱,诸医星散,事遂寝”,但许浚在战乱时仍然坚持编写工作。1608年宣祖逝世,光海君(1608-1623年在位)即位,许浚因没治好宣祖的病而被流放。1610年,许浚终于完成了《东医宝鉴》的编撰工作,三年后(1613)花了16年时间编成的《东医宝鉴》才得以付印刊行。另外,许浚还用朝鲜语(又称“谚解”)撰写了多种医学著作,如《疫神方》、《新纂瘟方》、《谚解救急方》、《谚解痘疮集要》、《谚解胎产集要》、《脉诀集成》、《纂图方论脉诀集成》等。1615年8月许浚去世,享年70岁,被追封为辅国崇禄大夫。
孙亦平:从《东医宝鉴》看道教养生论对东医学的影响
朝鲜王朝时编撰的《东医宝鉴》是一部总结“东医学”精华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辑录了许多道教经典中有关身心修养与药石治病的名篇佳句,因包括宣扬通过修炼人体内的精气神就可促进身心健康乃至于长生成仙的道教养生论,...


求道
畅读VIP

299

0
《东医宝鉴》的形成与学术特征的探讨(李黎 鲁兆麟)
1 《东医宝鉴》以前的韩国医学及与中国的交流1.1 史前韩国的传统医学萌发于史前时期,是在远古人类医疗活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据考古发现,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韩国的先民就用砭石来治疗疾病,而...


求道
畅读VIP

304

0
全世玉 | 《东医宝鉴》版本传承新考
鲜传统医学的本土化过程基本完成于李氏王朝时期。在这个延续了500多年的王朝中,出现了一批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著作,《东医宝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书不仅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以及日本的流传也相当广泛。《东医宝...


求道
畅读VIP

349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