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伟用关脉辨治脾胃病经验探讨
右关虚大《景岳全书·脉神章》曰:“右关,脾部也,其候在脾胃。”若右关脉出现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谓之右关脉虚大。东垣有云:“气口脉大而虚者,为内伤于气。”虚脉多为脾家气分之病,脾胃为后天之本,...


求道
畅读VIP

321

0
哈荔田教授:妇科临床当重腹诊
因妇女胞宫位于小腹正中,为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其与冲任督带,特别是冲任二脉关系极为密切。冲脉起于胞中,循会阴而上于气街,并少阴之经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与任脉会于咽喉,而络于唇口。在生理上,当女子...


求道
畅读VIP

506

0
《伤寒论》脉诊探析之五(赖海标)
一、浮弱脉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本条“阳浮而阴弱”,可理解为轻取脉浮,沉取脉弱。风邪袭表,卫阳奋起反击,故轻取脉浮;汗出津泄,营阴不足,故沉取脉弱。42条:...


求道
畅读VIP

606

0
《伤寒论》脉诊探析之三(赖海标)
一、浮紧脉浮紧脉是一种兼脉,同时具有浮脉和紧脉两者特征。浮脉部位表浅,手指轻按即能摸到搏动,紧脉为脉管紧张有力,应指拘急。现试探析《伤寒论》中脉浮紧的临床意义。1.脉浮紧主表寒证16条:“桂枝本为解肌...


求道
畅读VIP

455

0
《伤寒论》脉诊探析之二(赖海标)
浮脉,为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的脉象,《脉经》形容贴切:“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伤寒论》中浮脉分为浮之单脉和浮之兼脉,现就浮之单脉的临床意义作一探析。1.浮脉主表证第1...


求道
畅读VIP

461

0
王冰在诊人迎与气口同诸贤之争
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第九》一段文字的解释中,对天道的争论,说法太多了。只有王冰的注释,才是符合天地间五运六气运转的,只有王冰的注释才能指导后人诊脉看病,后人印书把王冰的注释与前后世间医者所宗,秦、...


求道
畅读VIP

482

0
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张磊)
一、脉诊部位《伤寒论》中的脉法与《中医诊断学》以及《脉经》是有差别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对应部位是不一样的,《中医诊断学》中寸关尺对应的是“右侧肺脾命,左侧心肝肾”,而《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焦、下...


求道
畅读VIP

588

0
王金亮:王氏妇科重视诊脉辨舌
山西平遥王氏妇科以治疗妇人病为特长,临证望、闻、问、切善抓主症,施治用药旗帜鲜明。临证之时,又重脉舌。诊脉为第一要务王氏后人从医者,启蒙即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笔花医镜·诊脉歌》。这些歌诀通俗易...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39

0
漫谈脉诊与临床
我从事中医已经十几年了,最初学习脉诊的时候是看的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里面的四言脉决,李氏的四言脉决是把李时珍的脉决经过整理后收进自己的这本书籍,我当时看了感觉写的很好,很实用,于是通过背诵,记了下...

赵海波
原创投稿
畅读VIP

1266

0
从病例说切诊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个病例,看看其切诊在疑难危重病人中的运用的重要性。这个病例是中医院的一个老药工,副主任药师,男性,70余岁,时值盛夏,几年前住到我们科,这老药师4来来反复的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腹泻...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8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