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分类

金匮要略集注
《金匮要略集注》是一部篇幅巨大的著作,本书以俞桥本为底本对照元代邓珍本及其他几个版本详加注释,代表了日本江户时期日本汉学家对《金匮要略》研究所达到的水平。...
内部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讲义》包括绪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共二十二篇)、原文附录等内容。在其主体论述的二十二篇中,引用原文398条,论述了50多种疾病的辨证论治思想和方法,原文下按词解、提要、释义、治法、方剂、方义、选注、...
内部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及其他二种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医经著作。一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解决了以往注释中的一些难题。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内部

伤寒总病论 附札记 二
共6卷。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至卷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人实践,有所补充。...
内部

伤寒总病论 附札记 一
共6卷。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至卷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人实践,有所补充。...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六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五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四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三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二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黄帝内经太素 附遗文内经明堂 一
存目为30卷,今只存23卷残本。缺第1卷、第4卷、第7卷、第16卷、第18卷、第20卷、第21卷7卷。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
内部

内经词典
《内经词典》是现代张登本、武长春主编的一部综合性中医著作。本书依据《黄帝内经》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以吸收前人训诂和现代注家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式编著而成。全书对《内经》中二千二百八十六字、五千五百词进行解释。每个字目下列有字形、现代音、中古音、...
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