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当前位置:四君中医>书苑

中医古籍校读法

《中医古籍校读法》是为学习研究中医古籍阅读方法而编写的教材,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研究生使用。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校读理论的讲授、校读实例的剖析以及校读实践的训练,使研究生正确把握校读中医古籍的方法,增强发现、分析、解决阅读中医古籍问...
内部

中国经筋学

《中国经筋学》系首次从《内经》及远古中医学中挖掘,用现代医学原理整理提高并阐明其内涵的针灸学分支学科。《中国经筋学》作者30多年来对《内经》及远古中医学有关经筋的理论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纠正了古往今来对经筋的误读误解,重新分析阐明经筋基本...
内部

一个月学中医基础

本书介绍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的概念、特性及相互关系等内容,内容表述简洁、直白、通俗、易懂、易记,对每讲重点、难点进行了概括性总结。通过一个月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中医药学的其他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奠定扎实的基...
内部

学好中医诊断的第一本书

《学好中医诊断的第一本书》重点阐述中医诊察病情、辨识证候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中医诊断学概论、四诊、八纲、辨诊四章,自成体系,具有本学科的独立性;同时又充分注意到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联系,保持了中医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非常适合初人...
内部

步入中医之门4 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

《步入中医之门4: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内容简介:阴虚一切病症忌温补也若扶其阳,则阳愈旺而阴愈消,每每酿出亢龙有悔之候,不可不知。用药不在医家的好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余素谙于用姜附者,尚不敢以温剂妄投。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掌握用药...
内部

步入中医之门 道少斋中医讲稿

目前中医药学的发展可谓一片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却又是危机四伏。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扶持,中医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培养层次越来越高,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与此大好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真正掌握中医灵魂——辨证施治的中医师数量越来越少,中医临床...
内部

步入中医之门 2 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20讲,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病案,...
内部

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辨证论治研究七讲》是方药中先生研究辨证论治的一部专著,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特点和优势所在。因此,对辨证论治的理解、掌握也就成为中医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该书系统...
内部

中医内科急症学简编

作 者 :张学文,乔富渠编著 出版发行 :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1.02 页 数 : 195 开本 : 21cm...
内部

中医疾病预测学

作 者 :杨力著 出版发行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09 ISBN号 :7-5304-0821-6 页 数 : 494 原书定价 : 21.00 开本 : 27cm...
内部

中医各家学说

本书概述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介绍了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及其他著名医家54家,每个医家列生平简介、学术成就、医案选析、文献资料等项。...
内部

中华医学切诊大全

《中华医学切诊大全》分两部分:上编:脉诊介绍脉象的形成与临床意义,诊脉、辨脉、审脉的方法,平脉、病脉、兼脉、真脏脉的有关内容,外感病、疫病、五脏病、气血津液病、经络肢体病、妇科病、儿科病的脉诊。下编:按诊介绍按胸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
内部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