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驰远治高热喘息案
舒驰远的学生帝锡遇一人,身大热而多汗,口苦咽干,燥渴饮冷,小便短赤,恶热,腹满不大便,头昏欲睡,少气而又息高(编者按:息高,《中医大辞典》解为:“形容呼吸困难,喘促短气,张口抬肩的状态。”),脉浮而大,且弦而数。帝锡认为其人证属少阴脱证,已不可为。
舒驰远则分析认为:
少阴病,法当脉沉迟,恶寒,此人恶热,脉数,并非少阴证。
脉浮属太阳,大属阳明,弦属少阳。
身大热而汗多,是热越所致,法宜白虎汤;
燥渴饮冷,便闭腹满,属阳明胃实;
头昏欲睡,是热盛神昏;
息高,因燥结阻壅,胃中浊气上干而喘,非肾气发动也,宜合调胃承气汤。
(即用: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大黄、芒硝、茯苓、泽泻、白术、猪苓、黄芩、滑石、人参)
帝锡依舒氏法治此人,一剂而大便通,病减其半。其后于方中除去大黄、芒硝,再投一剂,诸症均减轻。
用人参、黄芪大补其气,麦冬、栝楼霜解热除烦,砂仁、陈皮以开其胃, 数剂而全愈。
(后文从略)
编者按:《伤寒论》有云:“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中燥结不下,胃气不能顺降反而逆上冲肺,亦可致喘促、呼吸困难(息高),治当承气攻下,不可妄补。
版权声明:
转自 杏林日知录 参考文献:王能治《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定法>鉴识》。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